創新CD19 CAR-T臨床試驗顯示安全
有效治療淋巴瘤
2017年11月2日,第二屆中美腫瘤精準醫學高峰論壇在天津召開。國際著名的腫瘤免疫治療專家、美國南加州大學陳思毅教授報告了與北京馬力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研發出改良型的抗CD19 CAR-T細胞治療產品的情況。

兩家CAR-T細胞療法獲批上市 安全性受關注
今年美國東部時間8月31日,CAR-T細胞免疫治療方法獲得突破性進展,諾華公司用于治療B細胞急性淋巴白血病的全球首款CAR-T療法Kymr iah獲FDA批準,10月18日,Kite Pharma的CAR-T細胞療法Yescarta也獲得FDA批準上市,用于治療特殊類型成人大B細胞淋巴瘤。CAR-T細胞療法商業化快速推進,對行業形成了利好。
CAR-T細胞免疫療法獲得關注的同時,其安全性問題也引起了人們的關注。其實,JUNO、Cellectis等國外優秀的醫藥企業是早就開始了CAR-T細胞療法的研究,但是相繼由于臨床試驗中出現的安全性問題未能取得成功。就在FDA批準諾華的療法上市5天以后,9月4日傳來了FDA暫停了法國生物制藥公司Cellectis正在進行的CAR-T臨床試驗的消息,原因是該公司的試驗中出現了首例死亡病例。
對此,北大腫瘤醫院的專家介紹到, CAR-T細胞技術在安全性方面最受關注的是細胞因子釋放綜合征(CRS),也就是常說的細胞因子風暴;另一個是神經毒性。CAR-T細胞技術的難度就在于培養它的特異性,能否識別和殺傷“敵人”,同時實現破壞性可控。CAR-T細胞技術最嚴重的不良反應是顱內水腫引起腦疝,可能會導致患者死亡;另外一個就是細胞因子釋放后患者出現的低血壓、高熱、低蛋白血癥等。
因此,減少副作用是未來能否廣泛、常規應用CAR-T細胞治療腫瘤的關鍵。

改良抗CD19 CAR-T細胞產品 安全性高于國外同行
專家介紹到,北京馬力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改良型的抗CD19 CAR-T細胞具有強的腫瘤細胞殺傷能力,但細胞增殖溫和,從而有緩慢及持久的腫瘤殺傷特性。
北京馬力喏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淋巴瘤治療權威專家朱軍教授團隊合作,進行了該改良型抗CD19 CAR-T細胞治療淋巴瘤的臨床試驗。該臨床試驗的25例患者,均為至少接受過兩種系統方案治療后復發、難治B細胞淋巴瘤。臨床試驗結果顯示該改良型抗CD19 CAR-T細胞治療有效率達到70%,在高劑量組有效率達到約80%,其中完全緩解(CR)率達到55%,并且療效持久。令人振奮的是在取得很好療效的同時,臨床試驗過程中,只有3例患者出現低熱反應,所有25例治療病人沒有發生一例嚴重不良反應,均未出現嚴重細胞因子風暴(CRS)及神經毒性不良反應。同時,臨床研究檢測發現大量回輸的改良型抗CD19 CAR-T細胞在病人體內成為記憶CAR-T細胞。臨床試驗顯示了,該改良型抗CD19 CAR-T細胞能很安全及有效治療淋巴瘤病人。
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專家介紹到,相比于國外的技術,馬力喏的該改良型抗CD19 CAR-T細胞在病人體內緩慢及持續擴增,反應較溫和、平緩,避免了猛烈的細胞因子釋放,同時有持久療效。與國外最新數據相比,該改良型抗CD19 CAR-T細胞無論是療效,還是安全性,均明顯優于國外幾款主流、目前行業領先的CD19 CAR-T細胞產品。

銀河生物參股馬力喏 推動CAR-T技術研發
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12月,上市公司銀河生物擬通過分期增資方式取得北京馬力喏股份,目前北京馬力喏已經成為銀河生物的重要參股子公司。
銀河生物主要業務領域涵蓋生物醫藥產業、輸配電產業、電子信息產業,其中具有發展潛力的生物醫藥業務將是公司未來五年重點發展的產業方向。銀河生物也是國內較早參與CAR-T細胞免疫療法研發的公司,2015年就開始了與四川大學及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開發CAR-T技術的合作。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及魏于全院士所帶領團隊在 CAR-T 技術研發上一直處于國內前列。銀河生物認為,通過與四川大學及其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的合作有助于加快推動應用于血液系統腫瘤和實體瘤的 CAR-T 技術(靶點 CD19 用于血液系統腫瘤、VEGFR-1 用于實體腫瘤)研發。有行業研究機構認為,收購馬力喏之后,銀河生物CAR-T技術研發和臨床試驗將形成合力,有助于公司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
目前北京馬力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與北京大學腫瘤醫院及其它醫院合作,擴大臨床試驗,進一步證明該改良型抗CD19 CAR-T細胞治療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有望在不久將來該國際創新、改良型抗CD19 CAR-T細胞產品能安全及有效的用于治療中國及世界各地白血病及淋巴瘤病人。
據了解,目前銀河生物的子公司成都銀河、北京馬力喏、四川大學正聯合對CD19 CAR-T產品進行臨床申報的準備工作,并致力于成為中國CAR-T技術產業化的排頭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