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晚,銀河生物對外公布2017年報及2018年一季報。報告顯示盡管2017年宏觀經濟復雜多變,但公司圍繞推動傳統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和夯實生物醫藥產業基礎兩條主線開展工作,尤其在生物醫藥領域,通過技術、資源整合,深化產業布局,逐步完善生物醫藥產業架構, CAR-T、第三代EGFR抑制劑、單克隆抗體等腫瘤治療藥物研發均取得積極進展。

生物醫藥產業被譽為“永遠的朝陽行業”,近年來,美歐等發達國家紛紛聚焦生物經濟,在促進可持續發展的同時,尋求進一步鞏固其領先地位。例如美國在《國家生物經濟藍圖》中,明確將“支持研究以奠定21世紀生物經濟基礎”作為科技預算的優先重點。歐盟在《持續增長的創新:歐洲生物經濟》中,將生物經濟作為實施歐洲2020戰略,實現智慧發展的關鍵要素。德國在《國家生物經濟政策戰略》中提出,通過大力發展生物經濟,提高德國在經濟和科研領域的全球競爭力。我國政府認為生物醫藥產業是21世紀創新最為活躍、影響最為深遠的新興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的主攻方向,對于我國搶占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革命制高點,加快壯大新產業、發展新經濟、培育新動能,建設“健康中國”具有重要意義。
《“十三五”生物產業發展規劃》要求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年銷售額超過100億的生物技術產品,形成20家以上年銷售收入超過100億元的大型生物技術企業。政府要求重點發展治療性疫苗、核糖核酸(RNA)干擾藥物,適配子藥物,以主干細胞、嵌合抗原受體T細胞免疫療法(CAR-T)等生物治療產品,推動抗體/多肽-小分子偶聯、生物大分子純化、緩控釋制劑、靶向制劑等可規模化技術,完善質量控制和安全性評價技術,加快高端藥物產業化速度。

銀河生物是國內較早布局生物醫藥研發的企業,為強化在生物醫藥領域的先發優勢,諸子公司對各自負責的研發項目如CAR-T、第三代EGFR抑制劑、單克隆抗體等均積極推動,努力研發。全資子公司成都銀河生物醫藥、控股公司北京馬力喏生物科技及四川大學聯合提交的CAR-T藥物“抗CD19分子嵌合抗原受體修飾的自體T淋巴細胞注射液”臨床試驗申請已處于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審評審批狀態,預計近期內可獲得臨床試驗批件。據銀河生物副總裁、成都銀河總經理宋海峰博士介紹,CAR-T療法現今已成為多家生物“巨頭”爭相研究攻克的項目,成都銀河一直致力于CAR-T細胞藥物、干細胞藥物及組織工程藥物等研究,除鞏固公司在CAR-T研究方面的領先優勢外,也有益于為今后更進一步研究奠定學術基礎與技術支持,有助于提升公司在生物醫藥行業內的行業競爭力。
其次,銀河生物與無錫雙良合作研發的第三代EGFR抑制劑項目(適應癥為非小細胞肺癌),目前已基本完成藥效藥理、安全性評價和藥學研究,正在進行臨床I期的實驗方案設計及臨床申報準備工作,預計在2018年內啟動臨床申報并獲得臨床批件。再次,由國家“千人計劃”、江蘇省“創新創業領軍人才”核心人才組成的團隊正積極開展多個自主開發的 First-in-class 生物大分子新藥研發項目,其中CTLA-4單抗、PDL1單抗和TIM-3單抗等創新抗體已經申請國內發明專利和遞交PCT國際專利申請,并有多個項目進入下游工藝研究和確認階段。與四川大學生物治療國家重點實驗室合作研發的人臍帶間充質干細胞項目和靶向血管微環境調控肺干細胞及肺再生項目正有序推進;針對實體瘤溶瘤病毒藥物項目正穩步推進中,目前已經成功分離出溶瘤病毒株,并已就病毒株的藥效和安全性進行了數十批動物試驗,試驗初步結果顯示,該溶瘤病毒對抑制實體瘤生長具有較好的療效。
除自主研發外,銀河生物也積極尋求外延式并購。公司與漢麻集團、遠程視界集團等交易對手方就投資漢素生物、遠程心界已達成合作意向。生物醫藥行業作為典型的新興戰略性產業,向來是國家、公司的必爭之地,積極布局的銀河生物,通過自主研發與積極并購必能為自己在該行業爭得一席之地。